近日,国家电网某电力单位开展了山区电力抢修与人员搜救实战演练。本次演练选择在“三断”复杂场景下,海拔500~1200米,山区落差变化大,无人机遥控器信号受遮挡无法远距离侦察。
希诺麦田超视距空地协同通信系统助力大疆Matrice 300 RTK和Matrice 350 RTK无人机(以下简称M300和M350无人机),成功实现了无人机中继飞行,非通视灾情侦察与物资投送、多终端信息共享的高效联动,为即将到来的汛期应急保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演练方案三大核心亮点
1) 中继飞行控制,超视距作业
3架无人机携带空地通信终端升空作业,兼顾侦察与空中通信中继节点,形成空地一体化网络。通过超视距飞控链路对无人机进行控制,突破山区环境遮挡限制,实现超视距灾情侦察和精准投送。
2) 实时视频共享,全域态势感知
无人机侦察画面实时回传现场指挥部,并同步共享至所有地面搜救人员的智能终端,使搜救队员、指挥员均能实时掌握目标区域动态,提升团队协同效率。
3) 大范围组网通信,信息即时互通
依托无人机中继通信能力,构建覆盖15平方公里的宽带无线通信网络,结合专用通信APP, 所有地面人员可进行类微信通信,通过语音、图像等方式即时沟通和位置共享,大幅提升可视化通信和指挥效率。
实战成果
5分钟内锁定目标区域
20分钟内完成应急物资精准投送
全程无通信中断,保障救援信息实时流转
我司技术负责人表示:"此次演练验证了超视距空地协同通信系统在三断和复杂地形下,赋能大疆无人机组网飞行能力、以及可视化应急通信能力,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系统稳定性,使其适应更多复杂环境。"
场景及痛点
山区应急救援中因为地形复杂导致人员之间通信困难,前后方难以掌握现场实时情况,无人机难以开展非视距作业。
2025年4月,电力单位模拟往年实际受灾情况组织实战演练,以提升设备适应性,增强灾害应对能力。
演练设备
便携卫星站、无人机、机载电台、地面站、单兵背负电台。
演练科目
① 灾情侦察:3架M350无人机组网,飞行控制、吊舱控制、视频回传,无人机发现受灾位置和人员;
② 物资投递:无人机投递背负台,地面人员通过背负电台与现场指挥部视频通话。
演练成果
通过本套方案,实现大疆M350无人机在空中信号接力,完成超视距飞行控制和视频侦察实时回传,以及通过投递地面电台,与受灾人员取得联系等实战成果。